頭條新聞
金融16條措施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
11月11日,央行、銀保監會印發一份“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該通知涉及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等6個方面,共16條具體措施。
該通知中包括貸款可合理展期、保持信托等資管產品融資穩定、貸款集中度過渡期延長等多條措施,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我們整理了其中的幾大要點內容,供大家參考:
1、穩定房地產開發貸款投放。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鼓勵金融機構重點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業、資質良好的房地產企業穩健發展。
2、支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需求。合理確定當地個人住房貸款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3、對于房地產企業開發貸款、信托貸款等存量融資,在保證債權安全的前提下鼓勵金融機構與房地產企業基于商業性原則自主協商,積極通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予以支持。
4、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政策過渡期安排。對于受疫情等客觀原因影響不能如期滿足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要求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基于實際情況并經客觀評估,合理延長其過渡期。
精彩觀點
泰旸資產:謹慎觀察邊際變化,耐心等待情緒修復
展望11月份,需要謹慎觀察邊際變化,耐心等待情緒修復。在制造業方向上,我們將繼續挖掘新能源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因為新能源既是應對能源危機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的優勢所在。在醫藥方向上,后續在繼續尋找政策預期差之外,還將更多關注能夠受益新產品獲批放量的醫療器械公司和創新藥公司。消費股階段性受宏觀大環境影響,數據相對較弱,但目前的股價已經隱含了基本面下行的悲觀預期,后續將積極尋找具備經營韌性或者需求能夠在消費信心恢復后實現爆發式增長的公司。
淡水泉:在發展中解決問題是合理預期
過去幾個月,經濟增長面臨的壓力,加之美聯儲加息抗通脹導致全球衰退擔憂等因素,使得A股市場處于悲觀情緒之下。這種悲觀情緒在10月份進一步強化,導致市場劇烈波動。我們認為,短期情緒化反應并不是預測未來市場表現的有效指標。越是市場悲觀的時候,越是需要通過積極調研來甄別投資機會的時候。從基本面投資角度看,真正決定投資價值的是上市公司質地,包括其是否具有足夠的成長性,從這個角度開展投研工作相比于預測情緒來說更為持續有效。
市場回顧
宏觀新聞
本月MLF到期規模年內最高
10月份社融增量規模、增速均不及市場預期,新增信貸也出現超季節性回落。在此背景下,市場普遍認為年內存在降準的可能,尤其是在年底MLF大規模到期的情況下。數據顯示,11月份、12月份分別將有10000億元、5000億元的MLF到期。其中,11月份的到期規模為年內最高。
北交所正式推出融資融券制度
11月11日,北交所發布《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業務指南》和《北京證券交易所融資融券交易細則》。北京證券交易所新聞發言人介紹,考慮到投資者交易習慣,北交所融資融券業務總體上比照滬深市場成熟模式構建,包括券商資格管理、投資者準入、賬戶體系、交易方式、可充抵保證金證券范圍及折算率、權益處理、信息披露等方面均與滬深市場兩融業務保持一致。
證監會、國資委:鼓勵商業銀行、社?;鸬戎虚L期資金加大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投資
11月11日,中國證監會、國務院國資委發布關于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通知,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業務投入。優化監管考核,鼓勵證券公司加大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承銷業務投入。積極創造條件,新增專項排名及評優獎項,鼓勵商業銀行、社?;?、養老金、保險公司等中長期資金加大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投資,引導降低融資成本。
資管行業動態
萬億量化私募迎反彈
經歷了多輪極致行情后,近期市場快速反彈,私募量化指數增強策略的整體業績也隨之回暖,規模以上的管理人大多跑贏對標指數。從受歡迎程度來看,今年以來業績表現相對較好的1000指增策略產品受捧,多家知名量化機構相繼布局。私募人士表示,在政策利好下近期市場回溫,量價類因子和多數大類風格因子的收益能力改善,大部分指增產品出現了超額收益修復的情況。
年內新設私募基金已達1.9萬只
根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獲悉,截至11月2日,年內私募新成立產品數量達1.9萬只,雖然相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但整體來看成立熱情不減;其中,中小型管理人占比超過八成,遠超去年同期的近七成,中小型私募成為年內新產品主力軍。
研習社知識點
投資金句|世誠陳家琳
“價值投資應該從兩個維度理解,一是投資者對標的真正的了解,要看穿真相、本質。二是要考慮他人如何看待同一個標的和同一件事情,將一些預期、投資交易機會完全看透徹。”